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鄂尔多斯KTV招聘网 > 鄂尔多斯热点资讯 > 鄂尔多斯学习/知识 >  []无如之何没有办法中庸《中庸》与“为人处世”之方《中庸

[]无如之何没有办法中庸《中庸》与“为人处世”之方《中庸

2022-09-07 22:05:32 发布 浏览 224 次

[11]无如之何:没有办法。

中庸

《中庸》与“为人处世”之方

《中庸》同《大学》一样,原来也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,由宋代的朱熹将其抽出,同《大学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一起构成“四书”(详细情况可参见《大学》附录)。

《中庸》的作者是孔子之孙子思。子思,姓孔,名伋。字子思,生于公元前483年,死于公元前402年,鲁国人。他在《中庸》一书中,通过对孔子中庸思想的阐发,完善和深化了孔子的伦理思想,因而被后世尊为“述圣”。他的思想通过门人传给孟子,孟子又进一步发扬光大,形成儒家的思孟学派,所以子思又是儒家思想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。

那什么是“中庸”呢?“中庸”是儒家的重要道德准则,是儒学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规范。它最早由孔子提出,孔子在《论语·雍也》中说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“中”就是不偏不倚,正好适中。但人们对“庸”的解释不尽相同,何晏在《论语集解》中解释为“常行”之“常”,程颐解释为“不易”,朱熹解释为“平常”。这些解释都不太符合孔子的原意,因为孔子视中庸为尽善尽美的为人处世之方。其实“庸”就是“用”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庸,用也。”这就是“庸”的本义。孔子还曾用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”以赞扬舜有“中庸”的至高德行,正是将“中”“用”连用。所以,汉代的郑玄说:“名曰《中庸》者,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。庸,用也。”如此说来,“中庸”就是“以中为用”或“用中”。其原意是要求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要沿革遵循周礼,不能有任何偏颇。

《中庸》全书共分为33章,主要是子思对孔子“中庸”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。子思在《中庸》一书中又将“中庸”表述为“中和”:“中和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”所以,《中庸》全书的主旨也可以说是“致中和”,意即通过不偏不倚的“中”的方法处理万事万物,使人们达到和睦相处的理想境界。“致中和”的前提是要求人们通过道德的修养,恢复人固有的善的本性。所以,《中庸》开篇即提出“天命之谓性”的命题,这个“天”既含有伦理的意义,又具有自然的意义。要恢复人的本性,就要求人们努力做到“诚”,因为“诚”是“物之始终”,“不诚无物”,而且“诚”是沟通“天道”和“人道”的桥梁。只有做到“诚”,才能够“赞天地之化育”,使万物兴盛而不衰。

“致中和”的方法是“尊德性”、“道问学”。所以,《中庸》在“天命之谓性”后接着就说:“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“率性”,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。通过对天赋本性的修道功夫,就是“教”。“尊德性”,就是要求人们信守天赋的善性,不使任何有悖于天赋善性的思想和行为发生。“道问学”就是要通过学问思辨的途径,广泛获取知识。只有通过修养和实践,才能真正做到“中庸”。

“致中和”的最终目的,是要使普通的人修养成至诚的圣人,并且要使社会达到“国治民安”的理想状态。

《中庸》的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,先提出“性”“道”“教”的概念,然后正式提出“中和”(即中庸)的命题。以下各章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,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:一是指出真正做到“中庸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,它需要人先必须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;二是指出“中庸之道”既广大又精微,它无时不在,无处不在,深蕴于万事万物中;三是指出“修身”的重要,它是能真正做到中庸的前提;四是指出修身的关键在于一个“诚”字,“诚”的关键在于“明善”。最后是对孔子的“中庸之道”倍加赞扬。

《中庸》全书虽然只有6590个字,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,在儒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。特别是在朱熹把它定为“四书”之一以后,它更成为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和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。当然,《中庸》一书里也含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,诸如处理问题无“过和不及”的“中和”思想、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的学习方法等,都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启迪意义。

朱熹《中庸章句序》

中庸何为而作也?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。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,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。其见于经,则“允执厥中”者,尧之所以授舜也;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者,舜之所以授禹也。尧之一言,至矣,尽矣!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,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,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。

盖尝论之:心之虚灵知觉,一而已矣,而以为有人心、道心之异者,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,或原于性命之正,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,是以或危殆而不安,或微妙而难见耳。然人莫不有是形,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,亦莫不有是性,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。二者杂于方寸之间,而不知所以治之,则危者愈危,微者愈微,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。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,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。从事于斯,无少间断,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,而人心每听命焉,则危者安、微者著,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。

夫尧、舜、禹,天下之大圣也。以天下相传,天下之大事也。以天下之大圣,行天下之大事,而其授受之际,丁宁告戒,不过如此。则天下之理,岂有以加于此哉?自是以来,圣圣相承:若成汤、文、武之为君,皋陶、伊、傅、周、召之为臣,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。若吾夫子,则虽不得其位,而所以继往圣、开来学,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